• <object id="ivpmn"></object>

    1. <pre id="ivpmn"></pre>
        <acronym id="ivpmn"><strong id="ivpmn"></strong></acronym>
        <p id="ivpmn"><label id="ivpmn"><xmp id="ivpmn"></xmp></label></p>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各地黨史學習教育宣講團出新意獲實效

        時間:2021-10-30 來源:人民日報
          “傳承美德作用大,尊老愛幼守法紀,要把那民族傳統發揚光大……”在天津市寧河區,73歲的李子芹作為“朝陽”紅色宣講團的一員,正在朝陽花園小區里練習著宣講內容,希望通過說唱的形式,把這些年政府盤活“爛尾樓”打造新小區、盤活閑置場地建設便民市場的舉措,宣講給更多老百姓。

          “我們宣講的對象里老年人比較多,通過把小區里的變化實事求是地改編,老百姓都很喜歡。”李子芹笑著說。

          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天津市寧河區就充分動員宣講力量,用足、用活、用好各類資源,創新宣講方式,讓宣講由“一時一地”拓展為“隨時隨地”。

          在湖南省寧鄉市,深秋暖陽下,近百名干部群眾正在龍田鎮月塘村群眾文化廣場上,觀看當地“山區講唱隊”帶來的精彩表演。

          今年以來,龍田鎮組織40余名離退休黨員、烈士后人、機關黨員干部,組建了“山區講唱隊”,將當地紅色資源、紅色陣地、紅色故事變成“生動的教材”和“行走的黨課”,利用花鼓戲、快板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進行巡回黨史宣講。

          在青藏高原上,黨史學習教育也在如火如荼開展。西藏自治區拉薩市以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為契機,梳理群眾的“急難愁盼”并加以解決。位于拉薩市城關區的吉崩崗社區,居住著近3000名居民,漫步社區街道,一街兩巷的商鋪窗明幾凈,商販叫賣井然有序。

          年過八旬的仁增老人在此居住超過60年,見證著這里的變遷。“我們這里巷道比較窄,以前有的地方自行車、摩托車亂放,一些商鋪的貨物也堆得到處都是。”如今,坐在茶館里喝一杯甜茶,成為老人一天中最安逸的事情。仁增感嘆道:“現在,經過政府治理,道路不僅通暢,也干凈整潔了。”

          經過3次改建,吉崩崗社區已實現電網入地、環境美化亮化、自來水入戶等,道路硬化、綠化工程也相繼完成。“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開展以來,這里的居住環境得到進一步改善,成為展示拉薩人居生活的一張亮麗名片。

          在廣西,各級宣講團和黨員干部也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深入田間地頭、企業車間、鄉村社區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宣講。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正在一件件被解決。

          廣西北海市茶亭路社區的梁崇玉老人帶著孫子生活,因孫子的新生兒疫苗接種記錄本丟失,老人家不知如何補辦,孫子的健康證明遲遲未能辦理。北海市衛健委、教育局等相關工作人員了解情況后,主動協調對接孩子出生地的廣東省東莞市疾控中心,經過多方聯系為孩子找到了疫苗接種記錄,解決了困擾老人許久的問題。

          在甘肅,宣講的熱潮也在掀起。截至目前,全省共開展各級各類宣講6.4萬多場。為了讓宣講“網上網下”結合,甘肅省白銀市還探索建立了“線學線講”宣講團,打造了千個線上宣講微平臺和微宣講點。為了面向青少年群體,甘肅省還選拔了39名“80后”“90后”理論宣講骨干,組建“博士宣講團”,利用新媒體進行全程直播,累計觀看超176萬人次。

          原標題:重實際 辦實事 出實績(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學黨史 悟思想 辦實事 開新局)
        責任編輯:孔嶠嶠 標簽:黨史,學習,動員
        精彩推薦
        相關推薦
        国产69精品久久_亚洲综合一区二区_任我爽橹在线精品视频_久久综合九色欧美综合狠狠

      1. <object id="ivpmn"></object>

        1. <pre id="ivpmn"></pre>
            <acronym id="ivpmn"><strong id="ivpmn"></strong></acronym>
            <p id="ivpmn"><label id="ivpmn"><xmp id="ivpmn"></xmp></labe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