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民政廳、省委組織部、省財政廳已于近日聯合印發了《關于支持社區社會組織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將重點扶持社區社會組織,助力基層社會治理。
《意見》指出,要積極推進全省社區社會組織建設和發展,到2023年,全省社區社會組織培育發展取得明顯成效,實現全省 70%以上的街道(鄉鎮)至少有1個樞紐型和支持型社區社會組織,城市社區平均擁有不少于10個社區社會組織,農村社區平均擁有不少于5個社區社會組織。到2025年,實現社區社會組織管理制度更加健全,支持措施更加完備,整體發展更加有序,作用發揮更加明顯,成為創新基層社會治理的有力支撐。
據介紹,社區社會組織是由社區居民和駐區單位為主發起成立,在城鄉社區開展為民服務、公益慈善、鄰里互助、文體娛樂和農村生產技術服務等活動的社會組織?!兑庖姟访鞔_,將對社區協商類組織、社區和諧類組織、社區服務類組織、社區文體類組織、樞紐型社區社會組織進行重點發展。各地在重點發展這五類組織的基礎上,可以結合本地實際,確定其它的發展重點。
《意見》要求,要建立分類管理制度,即對符合登記條件的社區社會組織依法直接登記,對未達到登記條件的社區社會組織實行備案管理。各市州民政局結合本地實際,制定《社區社會組織備案管理辦法》,明確社區社會組織的備案條件、程序、材料和資產管理方式,制定社區社會組織備案申請表、備案證明、備案證書等文書式樣,確定社區社會組織命名規則和編號形式,制作《社區社會組織章程示范文本》。
《意見》還要求,各地還要加強專業人才培養,加大資金扶持力度,依托街道(鄉鎮)社區服務中心、城鄉社區服務站等設施,建立社區社會組織綜合服務平臺。引導社區社會組織在城鄉黨組織領導、村(居)民委員會指導下,開展有特色、有實效的志愿服務活動。
與此同時,各地還要依托街道(鄉鎮)和城鄉社區黨組織、村(居)民委員會為社區社會組織,尤其是新成立的社區社會組織提供細致周到的服務。重點提供“網上登記、備案”“網上年檢、年報”“公益項目設計”“資金管理”“等級管理”五項服務。幫助解決社區社會組織工作人員尤其是備案類社區社會組織工作人員普遍存在的網絡知識匱乏、政策規定不清、管理經驗不足等實際問題。
責任編輯:趙勝豪 標簽:社區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