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銀川市興慶區中山南街街道富強社區充分發揮黨建引領,將志愿服務融入網格化服務管理,推動“網格、志愿服務、積分兌換”有機聯動、優勢互補,通過黨員干部領頭、居民緊跟上陣、愛心雙向循環的雁陣式沉浸志愿服務模式,推動志愿服務工作走深走實、見行見效,助力網格治理釋放新動能。
黨員干部下沉 凝聚網格黨群合力 堅持“黨建引領、網格賦能、多方聯動”工作模式,成立4個小區黨支部,在已有的11個網格上,進一步細化網格布局。共設置33個微網格,吸納優秀黨員、熱心居民、志愿者、物業管理人員、社會工作者等66人擔任微網格長和微網格員,為居民提供政策咨詢、文明城市創建、安全生產排查等服務。同時,深化在職黨員線上線下報到,努力做到“格中有人、人得其事、事盡其功”。通過對志愿活動的黨員隊伍進行梳理,沉淀出一批有意持續參與服務的黨員志愿者,同時整合退休黨員干部、有醫護經驗的居民等人力資源,組建“平+急”網格志愿者隊伍“平時”黨員帶頭,為網格治理獻策獻力;“急時”聞令而動,成為突發應急的中堅力量。
居民緊跟上陣 沉浸網格同頻共振 為了充分調動中老年居民的積極性,盡可能帶動中老年群體加入社區志愿服務,社區網格員以居民臺賬為依托,積極挖掘有特長、甘奉獻的中老年人,并結合自身優勢,幫助其組建銀發先鋒服務隊、紅色宣講隊、布谷鳥民主協商議事會等志愿者隊伍。通過黨建引領,均衡資源,社區11個網格員都建立了自己的志愿服務隊伍,定期開展縫紉、義剪、環境衛生整治等服務活動。此外,社區對接興慶區社會組織孵化基地,結合專業社會工作理論,對社區志愿服務活動給予項目化指導,進一步促進網格資源的高效整合,精準對接居民需求。
積分兌換激勵 實現愛心雙向循環 “工作之余還能用一技之長為居民服務,感覺自己還有不小的社會價值呢!而且社區還給攢了志愿積分,可以兌換日常生活用品,真是既服務了他人,又滿足了自己。”社區志愿者李春甲說。為及時表彰積極參與垃圾分類、文明城創建等各項社區治理工作中的黨員、居民、學生志愿者,進一步增強社區志愿者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社區每年都會組織開展優秀志愿者評選大會,定期對各項志愿服務工作進行總結,及時激勵志愿者們一如既往地參與和支持社區治理各項工作。2024年以來,富強社區充分發揮社區志愿積分的正向激勵作用,共組織引導廣大居民開展志愿服務52場次,招募志愿者238人,評選志愿優秀志愿者25人。
志愿服務工作需持續用力,久久為功。富強社區將繼續發揮“網格化+志愿服務+積分兌換”工作機制,通過擴大志愿服務主體、延伸志愿服務觸角、強化信用惠民等措施,精準對接群眾所需,持續為網格和諧穩定貢獻志愿力量。
責任編輯:蘇田 標簽:網格治理,志愿服務